2. 来那度胺(瑞复美)来那度胺,属于第二代MM药物,可谓是小分子肿瘤药领域的佼佼者。

对于国内销售能力比较弱的药企而言,与具备强大推广和销售能力的海外团队进行合作是最合时宜的出海方式。根据《处方药使用者付费法案》(PDUFA),FDA对百泽安®上市申请做出决议的目标日期为2022年7月12日。

抗击疫情不松懈 齐心协力保安全

对各大药企来说,海外市场的开拓是实现商业能力破局的关键。随着免疫疗法的不断突破,食管癌的治疗也开启了免疫治疗的新时代。参考资料:1.Novartis announces first FDA filing acceptance for anti-PD-1 antibody tislelizumab for people with esophageal cancer2.BeiGene Announces U.S. FDA Acceptance of Biologics License Application for Tislelizumab in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3.B村资讯丨替雷利珠单抗治疗食管鳞癌获FDA受理,本土PD-1出海已达4款,医保谈判或将更加激烈。此次替雷利珠单抗在美国的上市申请由百济神州和诺华联合申报,是基于三期RATIONALE 302 试验的研究结果,该项试验表明与化疗相比,替雷利珠单抗可将患者死亡风险降低30%,达到了先前接受过全身治疗的晚期或转移性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患者总生存期改善的主要终点。开拓海外市场,实现商业能力破局替雷利珠单抗的出海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产PD-1企业的商业化选择,在医保控费的强大压力之下,国产PD-1价格大幅下跌,并且随着药企竞争加剧,国内PD-1总体市场空间也有一定程度萎缩。

目前,百济神州已将替雷利珠单抗在美国、加拿大等多个国家的开发、生产和商业化授权授予诺华。食管癌是消化道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总体预后比较差,五年生存率为19.9%。昌发展医疗器械CMO平台助多家创新企业降本增效,快速转化 2021-09-02 14:55 · 昌发展医疗器械CMO平台——北京昌科华光科技有限公司(昌科华光)应运而生,该平台由北京昌平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昌发展)控股,是北京首家基于注册人制度的医疗器械CMO平台。

此外,昌发展通过市场化头部基金合作及自有直投基金投资的方式持续优化产业发展生态。除医疗器械CMO平台外,昌发展还围绕医药健康全产业链打造了仪器设备和检测服务共享平台、第三方医学检验实验室、一站式创新药CRO等多个专业服务平台,布局产业园区,能够为企业提供多元产业空间组合,构建产业联盟、打造HIBIO·创新加速营,提供一站式产业服务,帮助企业在园区内完成从孵化、加速到产业化的全过程Lycia 将收到预付款 3500万美元,以及有资格获得超过16亿美元的潜在里程碑付款。瞄准自身免疫疾病新疗法。

根据协议条款,两家公司将利用 Lycia 的 LYTAC 平台,根据在各领域制定的多达五个目标开发新型降解剂,以解决未满足的关键医疗需求。参考资料:1.Lilly and Lycia Therapeutics Enter into Strategic Collaboration to Discover and Develop Novel Lysosomal Targeting Chimera (LYTAC) Degraders。

抗击疫情不松懈 齐心协力保安全

Lycia Therapeutics是一家生物技术公司,拥有其专有的溶酶体靶向嵌合体 (LYTAC) 平台,以开发 LYTAC(溶酶体靶向嵌合体)蛋白质降解剂,从而利用细胞的溶酶体运输和降解途径来靶向可溶性和膜结合胞外蛋白。礼来16亿美元合作达成,剑指高度未满足医疗需求 2021-09-02 14:51 · 陈璐茜 礼来制药和 Lycia Therapeutics达成为期多年的研究合作和许可协议,礼来制药将使用 Lycia 专有的溶酶体靶向嵌合体蛋白质降解技术进行新型靶向疗法的开发和商业化,涉及自身免疫与疼痛缓解治疗 8月26日,礼来制药和 Lycia Therapeutics 共同宣布了一项为期多年的研究合作和许可协议,礼来制药将使用 Lycia 专有的溶酶体靶向嵌合体蛋白质降解技术进行新型靶向疗法的开发和商业化,涉及自身免疫与疼痛缓解治疗领域。与 Lycia 的合作进一步推动了礼来利用创新的新技术来治疗具有挑战性疾病的战略,此次合作或将在高度未满足的医疗领域为患者提供更多治疗选择。LYTAC 平台的应用包括:靶向具有挑战性的膜蛋白、清除循环中的致病性免疫复合物以及消耗针对特定目标抗原的抗体。

礼来将全权负责候选药物的临床前和临床开发,并获得全球独家许可,将协议产生的潜在药物商业化。该平台有可能提供下一代疗法,以解决一系列难以治疗的疾病,包括癌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礼来将全权负责候选药物的临床前和临床开发,并获得全球独家许可,将协议产生的潜在药物商业化。Lycia Therapeutics是一家生物技术公司,拥有其专有的溶酶体靶向嵌合体 (LYTAC) 平台,以开发 LYTAC(溶酶体靶向嵌合体)蛋白质降解剂,从而利用细胞的溶酶体运输和降解途径来靶向可溶性和膜结合胞外蛋白。

礼来16亿美元合作达成,剑指高度未满足医疗需求 2021-09-02 14:51 · 陈璐茜 礼来制药和 Lycia Therapeutics达成为期多年的研究合作和许可协议,礼来制药将使用 Lycia 专有的溶酶体靶向嵌合体蛋白质降解技术进行新型靶向疗法的开发和商业化,涉及自身免疫与疼痛缓解治疗 8月26日,礼来制药和 Lycia Therapeutics 共同宣布了一项为期多年的研究合作和许可协议,礼来制药将使用 Lycia 专有的溶酶体靶向嵌合体蛋白质降解技术进行新型靶向疗法的开发和商业化,涉及自身免疫与疼痛缓解治疗领域。该平台有可能提供下一代疗法,以解决一系列难以治疗的疾病,包括癌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

抗击疫情不松懈 齐心协力保安全

根据协议条款,两家公司将利用 Lycia 的 LYTAC 平台,根据在各领域制定的多达五个目标开发新型降解剂,以解决未满足的关键医疗需求。参考资料:1.Lilly and Lycia Therapeutics Enter into Strategic Collaboration to Discover and Develop Novel Lysosomal Targeting Chimera (LYTAC) Degraders。

LYTAC 平台的应用包括:靶向具有挑战性的膜蛋白、清除循环中的致病性免疫复合物以及消耗针对特定目标抗原的抗体。瞄准自身免疫疾病新疗法。与 Lycia 的合作进一步推动了礼来利用创新的新技术来治疗具有挑战性疾病的战略,此次合作或将在高度未满足的医疗领域为患者提供更多治疗选择。Lycia 将收到预付款 3500万美元,以及有资格获得超过16亿美元的潜在里程碑付款多篇科研成果登陆全球顶级期刊 海内外专家热议单细胞免疫研究 2021-09-02 14:50 · 碧迪医疗 8月26日,由碧迪医疗主办的第三届单细胞免疫国际峰会由线下转为线上举办。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伊始,韩泽广教授团队即通过单细胞信息分析揭示了新型冠状病毒潜在易感器官,为疫情防控提供决策依据。

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伊始,韩泽广教授团队即通过单细胞信息分析揭示了新型冠状病毒潜在易感器官,为疾病防治提供理论依据。他透露,当前医学界对于前列腺癌的转录组异质性了解甚少,在针对13例前列腺癌中36424个单细胞转录组研究中,单细胞分析揭示了不同细胞类型中的转录组重构,有助于医学界进一步提升对于前列腺癌的认知。

灵活的仪器配置及实验流程适用于多种不同细胞类型及实验场景,再结合碧迪医疗流式设备、试剂供应及服务网络,能够协助研究者快速建立从试剂采购到数据分析的全链路闭环,高效产出科研成果,成为推动全球单细胞研究兴起的重要力量。持续研发 勇攀高峰 VDJ full length分析试剂盒全新问世单细胞研究成果的井喷离不开技术进步。

我们欣喜地看到先进单细胞分析技术的进步与广泛应用,碧迪医疗将持续为生命科学研究提供前沿的技术、产品与服务,搭建全球学术交流平台,与医学界一道,为推动中国单细胞研究、免疫学研究、乃至生命科学研究领域进步贡献力量。在科研成果取得显著进步的同时,单细胞分析平台也再次迎来能力升级。

以本届峰会推出的VDJ full length分析试剂盒为例,该试剂盒采用新一代磁珠进行基因捕获,性能进一步提升,实现灵敏度与特异性双高,同时,一次实验分析即可获得单细胞转录组、单细胞蛋白组、VDJ(TCR/BCR)及多样本检测分析结果,真正实现单细胞水平上的多维解析,成为产出高水平研究成果的重要保障,有望在肿瘤治疗、移植和免疫重建、自身免疫疾病、免疫治疗、用药及疫苗评估、其他感染性疾病研究、免疫谱差异研究等多个领域发挥重要价值。相较于往年线下模式,今年的线上峰会参会人数进一步提升,专家覆盖范围进一步拓展,海外学者占比已接近50%。该平台具有样本兼容性强、细胞捕获率高、双细胞率极低的优势,同时支持多样本检测,高效节约。李兰娟院士团队、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等多家知名机构和团队的战疫行动中,也都有着单细胞研究技术的身影。

(图注:上海交通大学系统生物医学研究院院长 韩泽广教授)上海交通大学系统生物医学研究院院长, 系统生物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韩泽广教授谈及单细胞测序技术的价值时表示:单细胞测序相比于群体细胞测序,更适用于解决少量特殊样本的研究、异质性群体的分析及同时或互斥发生的基因组变化的查找等问题,能够在肿瘤、临床诊断、免疫学、微生物学、神经科学等研究领域均发挥重要应用。全面开花 专家详述单细胞研究在新冠等领域最新成果针对单个细胞进行研究的单细胞分析(Single Cell Analysis ,SCA)将推动人类在单个细胞层面以我们前所未有的水平理解基因组学,表观基因组学和转录组学的多样性,从而推动人类对于细胞异质性和疾病的理解,推动基础研究的进步。

来自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眼科学专家郜原教授,就利用单细胞技术解析眼内组织免疫微环境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分享,为致盲性眼病的基础转化与临床研究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本届峰会上,适配于BD Rhapsody™单细胞分析平台的VDJ full length分析试剂盒正式亮相,其多组学、高通量、高经济性等特性将使单细胞研究平台的研究能力及应用领域进一步拓展。

新冠疫情仍未消弭,近日来如德尔塔和拉姆达等诸多变种毒株的接踵而至令全球防疫形势进一步加剧,国内诸多城市亦进一步提升防疫等级。作为全球范围内前列腺癌领域的青年翘楚,国家杰青,上海长征医院泌尿外科主任任善成教授则分享了前列腺癌领域单细胞研究的成果。

为满足中国生物研究领域对单细胞多组学先进分析技术的迫切需求。创新助力 守护提升人类健康一次全球性疫情的爆发促使了生命科学研究的快速进步,面对疫情的考验,技术进步就是最大的信心保障,从科研成果到临床应用,单细胞研究技术在战疫中所发挥的价值不可小觑。2019年,碧迪医疗在国内率先发布单细胞多组学分析解决方案——BD Rhapsody™单细胞分析平台。先进技术的助力之下,单细胞研究的相关科研成果正在井喷。

为进一步助力行业研究水平进步,助力研究者高水平科研成果产出,尽管面临新冠疫情等诸多考验,碧迪医疗始终坚持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拓展平台能力边界。(图注:碧迪医疗大中华区生物科学业务副总裁 胡轶清博士)碧迪医疗大中华区生物科学业务副总裁胡轶清博士表示:碧迪医疗致力于全球人类健康水平的共同提升,疫情的考验不仅是中国的,更是全球的。

此次峰会的全球直播,正是全球携手共进,共度难关的一个缩影。(图注:悉尼科技大学 David Gallego Ortega)肿瘤是当今人类另一重要健康杀手,2018年全球范围内每年因肿瘤死亡人数超过950万。

为响应疫情防控号召,8月26日,由碧迪医疗主办的第三届单细胞免疫国际峰会由线下转为线上举办,20余位全球顶尖科学家,2000余名全球观众以线上直播的方式,围绕单细胞多组学技术发展、单细胞技术在各领域应用、流式技术结合单细胞多组学研究等话题展开热烈分享。科研成果分享阶段,来自悉尼科技大学的David Gallego Ortega和来自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上海长征医院)的任善成教授分别围绕单细胞研究在乳腺癌和前列腺癌领域的应用进行了分享。